彼得•松达(Peter Sondakh)小传

很多印尼人喜欢看电视,这其中鹰记电视台(RCTI)就是最早的私营电视台。彼得•松达便是该电视台——印尼鹰记电视台Rajawali Citra Televisi Indonesia——的创始人,他促成了印尼私营电视台的诞生。尽管只是继承家族企业,他成功壮大了该公司,并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诸如房地产和采矿业。 从家族企业到私人电视台 彼得•松达生于1953年,父亲是胶合板和棕榈油出口商。当父亲意外去世那年,他刚刚20岁,于是接管了家族生意,直到成功将这桩小生意发展成为大公司。在22岁时,他成立了PT Rajawali Corporation公司,从事房地产生意。然而他很快便意识到房地产并非时下的趋势,于是在1984年,他又与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的儿子Bambang Trihatmodjo一同成立了印尼鹰记电视台。由于多样化的电视节目和广播,电视台很快取得巨大成功。这些节目包括了音乐剧、好莱坞票房电影、和引进卡通片。 1998年货币危机席卷印尼时,彼得•松达卖出了他的一些股票来维持主业。由于印尼观众的热情和黄金时段的商业广播串烧需求,鹰记电视台依然势头强劲。他还果断决定接管濒临破产的印尼烟草公司Bentoel Group,运用他的商业手腕和生意禀赋将其扭亏为盈。 其他商业扩张 彼得•松达绝非是安分守己、等着机会上门的生意人。2005年,他卖出了自己在印尼移动电话运营商Exelcomindo的股票,以购入印尼水泥巨头PT Semen Gresik的股票。这一决定使得他得以在危机后经营自己的公司,而最后又决定回归家族企业之前的新一轮冒险:棕榈油生意。2006年,在卖掉了Bentoel Group的股票后,彼得•松达买入了PT Jaya Mandiri Sukses Group公司的股票,开始了巴布亚岛的棕榈油生意,这么做是因为他已看到棕榈油在世界工业中渐受欢迎。 随后,通过合伙开发印尼的诺富特、喜来登和凯越连锁酒店,他再次进军房地产,还在2009年并购了一家澳大利亚酒店——冲浪天堂度假酒店。 ← 伯恩贾敏•赛拉旺(Boenjamin Setiawan)小传 李文正传 →

伯恩贾敏•赛拉旺(Boenjamin Setiawan)小传

没有印尼人没用过PT Kalbe Farma制药公司的产品。该公司是印尼制药巨头,生产诸多常用药和营养产品。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就是伯恩贾敏•赛拉旺,他是印尼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药学毕业生,将PT Kalbe Farma制药公司从雅加达小车库里一间小药店,发展壮大成跨国制药公司。 从授课到开发制药公司 当伯恩贾敏•赛拉旺拿到药学学位,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时,他拥有一份药学讲师这样稳定而体面的工作。然而他的商业禀赋却促使他开启了自己的制药生意,伙同六位合伙人一道,在雅加达北部的丹戎不鲁港(Tanjung Priok)一间小车库里,开始了制药生意。Kalbe Farma作为一家小药企,从1966年9月10日正式开始营业。 起先,公司盈利不大,发展迟缓,直到1998年的货币危机,将隐匿的很多公司逼向破产。甚至在向外国银行申请贷款后,伯恩贾敏依然无法使公司像先前一样运转。最后,伯恩贾敏决定卖掉公司的除了涉及制药的一些资产,再发展出新的分支,来维持Kalbe Farma的运营。在这一艰难时期,伯恩贾敏将公司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诸如房地产和物流,以免公司倒闭,但公司仍须在制药主业顽强拼搏。 最终,他成功使得PT Kalbe Farma免于破产,并扩展了业务和盈利。2012年,Kalbe Farma甚至设法获得保健饮料公司黑尔国际Hale International。同年,公司与Milko Beverage合并,成立了Kalbe Milko Indonesia印尼公司。该公司很快在印尼生产出广受欢迎的健康饮料,诸如Sakatonik、 Extra Joss和Fatigon。 成功来自强大的商业根基 Kalbe Farma成功的关键在于强大的商业根基,无论公司扩展到多少五花八门的行业,主业仍是制药。如今,该公司17.4%的利润来自药品,20%来自营养健康产品,如婴幼儿乳品、孕妇补品和加钙奶。 伯恩贾敏如今已经80岁了,现已退休,并决定让年轻一代接管他的事业。目前他的事业由其侄女Bernadette Ruth Setiady担任总监。 ← 斯里•普拉卡•洛希亚(Sri Prakash Lohia)小传 彼得•松达(Peter Sondakh)小传 →

斯里•普拉卡•洛希亚(Sri Prakash Lohia)小传

并非所有福布斯榜单上的富豪都来自苏门答腊岛或是华裔。印度裔的斯里•普拉卡•洛希亚是印多拉玛合资公司(Indorama Ventures,原名印多拉玛合成材料公司(Indorama Synthetics))的持有人,该公司是著名的聚酯纤维制造商。尽管洛希亚只是继承了家族企业,他仍然通过曼谷证交所的上市实现了该企业的跨越。此外,他还成立了另一家国际水准的公司,为其赚得了更多财富。 尽管洛希亚现居伦敦照顾他的国际生意,他仍是印尼人的骄傲,他成立了一家名为“印多拉玛综合技术工程学院”的学校,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在其他国家,诸如土耳其和尼日利亚,他还拥有若干公司,由他的一个孩子协助他处理这些生意。 家族企业伊始 洛希亚生于1956年,并在1973年随家人迁往印尼。他的父亲当时已经做起了小规模的服装生意,这激励了洛希亚在日后的1976年另立门户,成立了“印多拉玛合成材料公司”。起初,他的公司只生产合成纤维纱,很快他便和哥哥阿尼尔•普拉卡什(Anil Prakash)一起扩展产品,诸如聚酯纤维和PET(瓶级聚酯切片)。1995年,他的公司又开始生产树脂产品,盈利开始激增。 洛希亚的生意由这一家公司,逐渐扩展至Indorama Shebin、ISIN Lanka、和Indorama IPLIK。所有的产品都涉及合成纤维,诸如:聚丙烯、PET树脂、聚乙烯等等。随后,他还成立了麦迪莎医疗科技公司(Medisa Technologies),生产医用手套。 其他商业领域 洛希亚的成功不仅限于合成纤维行业。1995年,印多拉玛合资公司进入房地产行业并取得相当成功;2006年他在西非建立起新的烯烃工厂,一跃成为非洲第二大烯烃工厂;2009年,印多拉玛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合成纤维制造商,公司在曼谷证交所上市,印多拉玛的国际成功却进一步扩张到世界其它地区,原先的印多拉玛合成材料公司也变成了印多拉玛合资公司。 如今,洛希亚由他的儿子阿密特协助处理他的生意事务。阿密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现任印多拉玛的经理,协助父亲处理生意事务。 ← 凯鲁•丹绒(Chairul Tanjung)小传 伯恩贾敏•赛拉旺(Boenjamin Setiawan)小传 →

凯鲁•丹绒(Chairul Tanjung)小传

印尼人如今都知道凯鲁•丹绒是经济部部长,但这位雅加达出生的商人在被选为部长之前还拥有几家成功的公司。他经历过压抑的“印尼新秩序时期”,却依靠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功,是成功人士的榜样。作为帕拉集团(Para Group)的持有人,凯鲁•丹绒在各个领域都有几家公司,却仍未停止收购公司、扩张商业帝国的脚步。 新秩序时期与创业伊始 凯鲁•丹绒出生于1952年,父亲是新秩序政权的对立势力报纸发行商。很快凯鲁•丹绒全家不得不搬进一套很小的公寓,生活在经济困窘之中,还要靠卖书、T恤衫、复印服务来支付大学的学费,他还在雅加达开了一家小店出售实验器材,却很快因为破产而关门歇业。 凯鲁•丹绒却没有退缩,1987年,在与三位朋友一起学习过后,他开始了新的创业,成立了PT Pariarti Sindhutama公司来生产外贸童鞋。然而,很快他就因理念不同而退出了,并决定不受干预地独立创业。 建立集团公司 凯鲁•丹绒随后建立了帕拉公司集团,重点从事金融、媒体和房地产,该集团很快扩张至几个知名银行和公司。例如在金融业,他收购了卡曼银行(Bank Karman),并将其更名为Mega银行(Bank Mega),又将金融业务扩展到其它若干公司,如Asuransi Umum Mega、Para Multi Finance、Mega伊斯兰银行(Bank Mega Syariah)(根据回教法实行交易)、Asuransi Jiwa Mega Life人寿保险公司、和Mega Finance金融公司。 与此同时,在传媒行业,凯鲁•丹绒也因其名下的跨媒体集团而知名,坐拥Trans电视、Trans 7、娱乐公园、Trans工作室、Trans格调、及Trans时尚。上述均是印尼多媒体领域的大品牌,制作出了印尼最受欢迎的节目。同时,在房地产领域,凯鲁•丹绒于2010年以约990亿印尼盾的成本在西爪哇省建起了万隆购物中心(Bandung Supermall),而跨媒体集团甚至还决定收购家乐福40%的股份,并于2010年3月在法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最终,凯鲁•丹绒被印尼第六任总统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选为经济部部长,以继任哈达•拉加萨(Hatta Rajasa),后者决定与Prabowo Subijanto竞选该年的副总统。 ← 蔡道平(Susilo Wonowidjojo)小传 斯里•普拉卡•洛希亚(Sri Prakash Lohia)小传 →

蔡道平(Susilo Wonowidjojo)小传

蔡氏家族盐仓集团(Gudang Garam)是印尼知名的烟草品牌,在很多国家深受欢迎,香烟供应占很大比重。而蔡道平正是将该公司引领至巨大成功的掌舵人,这一成功将他推上了福布斯印尼十大首富的宝座。尽管他只是继承父亲的遗产,其领导力使得盐仓集团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香烟品牌。 从云辉到盐仓 盐仓集团的历史要追溯到1956年,当时蔡道平的父亲蔡云辉(Tjoa Ing Hwie,印尼名为Surya Wonowidjojo)在Cap 93烟草公司工作了数年后,于谏义里成立了自己的烟草公司。起先,公司名为云辉(Inghwie),生产玉米叶制成的卷烟。1958年公司壮大后,公司更名为Pabrik Rokok Tjap Gudang Garam(盐仓香烟厂)。蔡云辉将自己在Cap 93烟草公司负责人的经验应用在盐仓集团的经营中,使得后者发展壮大。 盐仓集团后来逐渐吸收了更多员工,并增加了烟草种植基地。如今谏义里有542公顷烟草种植基地用以供应该公司,其产品通过PT Surya Madistrindo公司分销到各个零售行。随后,当蔡道平接管公司后,公司更加受到欢迎,盈利上涨。他的四个孩子如今也在帮助父亲经营公司。盐仓集团目前拥有28,000名员工,年营业额达30亿印尼盾,在印尼香烟行业一直占有庞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品牌种类 作为印尼第五大最古老的香烟公司,盐仓集团的产品种类繁多。蔡云辉确保无论是白香烟、温和型香烟、传统手制烟(丁香烟)、还是klobot(玉米叶卷烟)的消费者,都能提供相应的产品。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国际品牌和Surya专业品牌具有现代形象,而盐仓机器制造香烟被刻画成“硬汉”香烟,还有温和型香烟,传统型香烟诸如Klobot Manis和Klobot Tawar。 蔡道平还将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于盐仓集团的各个品牌中,包括电视、纸媒、布告栏、广告牌等,还常常举行各种活动和比赛来吸引消费者。难怪蔡道平的领导力蜚声业内,成为盐仓集团近年来盐仓集团一连串成功的关键因素。 ← 林逢生(Anthony Salim)小传 凯鲁•丹绒(Chairul Tanjung)小传 →

林逢生(Anthony Salim)小传

在印尼,每个人都听说过也买过速食面品牌营多面(Indomie),而站在这个倍受欢迎的品牌背后的就是林逢生(Anthony Salim),他在印尼拥有两家大众食品公司——印多福食品公司(PT Indofood Sukses Makmur)和保加沙利面粉公司(PT Bogasari Flour Mills)。林逢生公司的产品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和机构的主食,并出口到很多国家。他本可以安于继承父亲的公司,但他扩展产品的才华最终将他推向福布斯印尼首富榜。 从危机到成功 林逢生是著名的印尼大班林绍良的儿子,林绍良拥有著名的三林集团,该集团以诸多印多福和保加沙利以外的知名公司而闻名,如印多汽车(PT Indomobil Sukses International)、印尼中亚银行(PT BCA)、和PT Indocement Tunggal Perkasa公司。林逢生继承着父亲的遗产,直到1998年的货币危机,将集团卷入55万亿印尼盾的债务。最终他不得不卖掉几家公司,直到只剩下印多福和保加沙利。 然而,危机和金融浩劫并未阻止林逢生,他开始精心壮大这两家公司,使其成为印尼消费品公司中的巨头,尤其是食品饮料领域。印多福打造了著名的即食面品牌和其他产品,诸如杯面、酱油、食用油、牛奶、番茄酱和人造黄油,而保加沙利生产了各种烹饪面粉。 印多福走向巅峰 印多福公司在由林逢生接管后取得了更多成功,其产品不太容易受到危机冲击。就在去年,印多福还收购了百事可乐印尼集团,该集团在印尼生产七喜和百事可乐;今年,印多福甚至开始收购瓶装矿泉水品牌PT Tirta Bahagia,并引进两家马拉西亚知名饮料品牌Cafela Latte和Ichi Ocha,从而进军饮料业。 营多面如此知名,以至于印度成为了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即食面消费国,印多即食面还出口到澳大利亚、美国、美洲各国、中东、亚洲、欧洲、非洲,并成为即食面的通用名称,广受欢迎,使人们都记住这个即食面品牌来自印尼。难怪林逢生一直盘踞在福布斯印尼十大首富的榜单之上。 ← 黄奕聪(Eka Tjipta Widjaja)小传 蔡道平(Susilo Wonowidjojo)小传 →

黄奕聪(Eka Tjipta Widjaja)小传

金光集团是印尼最大的造纸、浆纸、棕榈油、金融和房地产公司。大量的财富将黄奕聪推上了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的第二位。然而,他的事业却来之不易,在经历了童年不幸、屡战屡挫、一度破产后,才取得了今日辉煌。 艰难岁月与创业伊始 黄奕聪(Oei Ek Tjhong)印尼名为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生于1923年,九岁时随家人从中国移民到印尼的孟加锡,当时他的家人身上只有5美元,还背负150美元的债要偿还。他的父亲随后开了一间商店,并在两年后还清了债务,之后黄奕聪才得以读上小学。毕业后,黄奕聪开始去父亲的店里帮工,挨家挨户卖一些糖果、饼干、糖这样的小商品。随后,他找到糖果饼干供应商扩展了门面,从而赢到了更多的利。不幸的是,日本随后占领了印尼,迫使他被迫关门歇业。 黄奕聪随后找到了向日本兵卖食品的机会,从荷兰犯人那里进来诸如面粉、米酒和大米等货物,带回家卖给当地人。很快他便再次扩展了业务,找到小承包工给有钱人造坟、卖椰子油、糖和传统小吃。然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宇宙斗争宪章(Permesta)的叛乱中,他再一次经历了破产。 走向成功 黄奕聪的一连串成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当时他在印尼的廖内省买下了油棕榈树种植和炼油工厂,可储存6万吨棕榈油,便开始用PT金光这个商号来创业。他的生意发展迅速,仅仅一年,他又买下了茶种植工厂来开辟另一商机。通过盈利,他买下当时只有2家分行和130亿印尼盾资产的印尼国际银行,而今,这家银行已经发展到40家分行、9.2万亿印尼盾资产。 黄奕聪买下了造纸和浆纸工厂——永吉祥工厂( PT Indah Kiat),将生意从银行业扩张到造纸浆纸业,如今年生产700,000纸浆和650,000张纸。最终,他还买下了雅加达著名楼盘ITC Mangga Dua国际贸易中心和城市绿色公寓。 ← 黄惠祥(Michael Hartono)和黄惠忠(R•Budi Hartono)小传 林逢生(Anthony Salim)小传 →

黄惠祥(Michael Hartono)和黄惠忠(R•Budi Hartono)小传

是什么让黄惠祥(Michael Hartono)和黄惠忠(R•Budi Hartono)连续五次蝉联印尼首富宝座?正是因为他们经营着印尼最大的公司;从烟草到银行、电器、甚至房地产行业,而最近他们又涉足电商领域。这对兄弟有着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同时对涉足新的商业领域毫不畏惧,并成功取代了公认的印尼首富的林绍良(Sudono Salim)。 烟草公司起家 黄氏兄弟创业伊始是在1963年继为经营父亲的烟草公司——嘉润烟草公司(PT Djarum)。当时嘉润经历了一场浩劫,工厂失火,大笔资金砸在了重建工作中,将嘉润拖入了经济困境。幸而归功于黄氏兄弟的经商禀赋和坚持不懈,他们成功地将公司推上了印尼最负名望的烟草公司之一,拥有两万余名员工,每年生产的香烟占印尼总量的20%。 黄氏兄弟还以嘉润集团的名义涉足房地产,旗下的房地产公司诸如Nagaraja Lestari和Fajar Surya Perkasa。这两个甲公司负责建造了一些印尼最著名的楼盘项目,例如雅加达的Daan Mogot购物中心、Pulogadung贸易中心、和巴厘岛帕德玛酒店。 银行、电器和Kaskus网上社区 黄氏兄弟还探索进入其他商业领域。2002年,他们不但购买了印尼中亚银行,将股份从10%增持至51%,还成功将该行迁至黄氏兄弟名下的大印尼购物中心,奠定了更重要的商业意义。黄氏兄弟还创建了电子产品品牌“宝创科技(Polytron)”,至今仍向印尼人民提供电视、DVD播放器等,加之良好的营销和促销策略使得很多人都相信宝创是外国品牌,而不是当地品牌。 随后,黄氏兄弟又建立起电子商务公司,以赶上在线营业的上升趋势。他们建立起GDP环球数码公司(Global Digital Prima Venture),随后又收购了印尼最大的在线论坛Kaskus。而其他农业企业和矿务只是黄氏兄弟商业禀赋和多样才能的佐证罢了。 ← 传記的主頁 黄奕聪(Eka Tjipta Widjaja)小传 →

李文正传

只有一个人被称为“银行营销魔术师”,这个是就是李文正。他是使力宝集团(包括力宝银行)和泛印银行取得成功的主要组织策划者,泛印银行原来只是一家私人小银行,后来成了与中亚银行相抗衡的大银行。他也曾在中亚银行工作过,并成功地将中亚银行发展成印度尼西亚最成功的私有银行之一。有趣的是,他刚开始从事银行业时对会计还不甚了解。 事业之初 李文正开始只是东爪哇马龙一家小商店的店主,这家原来商店是他的亲戚的。但他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将这家小店发展成了一家大商店,1954年他搬到了雅加达,去实现自己银行家的梦想。他开始在一家小办事处工作,后来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货运公司。再后来他低价买下了Kemakmuran银行,这是一家存在财务问题的小银行,李文正成了银行的主管。但是他后来决定从基层职员做起,因为他发现自己对财会和银行的财务一无所知。 他最后促进了这家银行的发展,直到银行逐渐发展成一家成功的小银行。他于1971年调到了泛印银行,泛印银行是Kemakmuran、Bank Industri Dagang Indonesia与 Bank Industri Jaya三家银行合并组成的。他努力将泛印银行发展成了一家成功的银行,一家甚至可以与中亚银行抗衡的银行。他后来在1978年带着丰富的经验调到了中亚银行,那时他还在Kemakmuran银行和泛印银行工作着。 成功银行的组织策划者 李文正在中亚银行工作期间,他运用自己的银行业知识和经验,成功地将中亚银行的股票价格从128亿印尼盾增长至5万亿印尼盾。他后来去了Perniagaan Asia银行,并成功地增加了这家银行的股份,后来Perniagaan 亚洲银行发展到了能够与Umum 亚洲银行合并的规模,并于1989年发展成为力宝银行。力宝银行在李文正的手中逐渐发展成力宝集团,力宝集团经营着多种产业,包括房地产、金融、工业、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1997年力宝集团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10年后,李文正又让力宝集团恢复了生机,他本人也以250多万美元的净资产回到了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 ← 彼得•松达(Peter Sondakh)小传 陈江和传 →

陈江和传

陈江和是皇家金鹰国际集团的所有人,金鹰集团旗下有许多公司,其中最有名的有亚洲农业集团、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和廖内省安达兰纸浆公司。17岁时他的正规教育突然停止了,他成了一个小承包商和供应商,他的事业就是从这时起步的。现在他是最成功的印度尼西亚商人之一,并且入选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 陈江和的商业经营范围 陈江和经验丰富,掌握各种商业技能和知识。他一生中经营过承包业、汽车配件、纸浆、能源、棕榈油、化肥、金融和银行。他在各个国际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和沃顿商学院)的商业学习班继续接受教育,此外他还探索业务扩展中所蕴含的新机会。他的公司遍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南美洲和欧洲。 皇家金鹰国际集团是他的一个重要国际公司,现在总部设在新加坡。他在印度尼西亚继续经营他的亚洲农业集团和廖内省安达兰公司,教育当地的合作伙伴(如独立的合作农民)。他现在准备让他的儿子安德森•陈成为下一代接班人,管理他庞大的商业帝国。 不断学习:成功的关键 陈江和总是说自己是永远是个学生,他从未停止过学习,学习成了他管理国际业务活动的一部分。他经常阅读许多欧洲企业家的故事,看他们是怎样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的,美国的企业家是怎样在20世纪初度过金融危机的,南美的企业家是怎样从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机中幸存下来的。 他总是抽时间去各大学(如哈佛大学、东京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及MIT)参加短期学习班,以丰富自己的商业金融知识。他还密切关注世界商业动态,总是想法根据世界的最新动态扩大业务,提高利润。最后,他在2001年参加了沃顿商学院的网上商业学习课程,更新自己的商业知识,2001年网上商业课程刚刚兴起。 ← 李文正传 巴齐蒂阿•卡里姆传 →

巴齐蒂阿•卡里姆传

在印度尼西亚很少有人听说过PT Musim Mas公司,但是这家公司却是世界最成功的一家油脂化学品公司。巴齐蒂阿•卡里姆就是公司的所有人,他为人十分低调,甚至得不到商人们的真正认可。然而就是他在没有依靠大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集团(比如阿斯特拉和亚洲农业集团)的情况下,将公司的油脂化学品业的影响范围扩大到惊人的地步。 从家族企业起步 巴齐蒂阿•卡里姆20岁时祖父去世,家人让他管理家族的肥皂公司,他从那时起就学着经营油脂化学品企业了。1972年,他将公司的名字从Nam Cheong肥皂厂改为PT Musim Mas公司,之后公司飞快地发展起来,直到成为一家大型的棕榈油炼油企业。公司发展地非常快,1988年公司有了自己的油棕种植园。因为巴齐蒂阿是一位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所以他还在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后来他将公司的产量从每月120吨增加到了每月400吨。 巴齐蒂阿的事业是从企业底层开始的;他的父亲一开始将他安排到了公司的基层,这样他就能够学习业务的各个方面,甚至是业务的最细微之处。他在许多部门工作过——从技术部门到财会部门到管理部门。他后来还到国外深造,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国,改善公司的经营。 为人低调,成就感强 由于巴齐蒂阿为人十分低调,除了公司的业务合伙人,许多人都不了解他。但他强烈的成就感和创新活动却让PT Musim Mas公司成为了印度尼西亚甚至世界最大的油脂化学品公司之一。公司购买新的油棕种植园时,巴齐蒂阿就利用这个机会管理所有的种植园,同时学习更加复杂的业务知识。他还将一些新的技术创新应用到工厂的经营中。 他的创新包括一些新突破,例如在生产中降低泄露风险的同时使用较少的能源。他的公司现在90%的产品都出口,印尼人都了解他公司生产的这三种产品:Medicare牌、Lark牌及 Harmony牌肥皂。巴齐蒂阿•卡里姆还在他的油脂化学品厂和供应毛棕榈油的油棕厂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 ← 陈江和传 西奥多•拉赫马特传 →

西奥多•拉赫马特传

西奥多•拉赫马赫或泰迪的成功历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从万隆理工学院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是在阿斯特拉(Astra)公司做销售员,然后慢慢从销售员做到公司董事。现在,他拥有私人公司Triputra集团和PT Adaro公司,每个公司都资产巨大,利润丰厚。然而,他的成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做出过错误的决策,但是他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从阿斯特拉销售员到公司董事 1968年西奥多•拉赫马赫一大学毕业就到阿斯特拉公司做了销售员,并开始了职业生涯。那时阿斯特拉公司还是一个小公司,他是公司的第15位雇员。在做销售员的第一个星期里,泰迪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并经常住在办公室。他对公司的奉献使他不断得到提拔,直到被委托管理阿斯特拉公司旗下的新公司。1972年,他开始管理United Tractors公司,到2005年他终于升至首席执行官。现在United Tractors公司仍在运营着,资产价值超过了100亿美元。 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他做出了错误决策,他没有买下阿斯特拉公司,后来他经常想起这件事,认为这是他做出的最错误的决策之一。然而,他后来创办了Adira金融公司,但是他为了让公司生存下来,不得不将公司的一部分卖给了印尼金融银行。他还出售了Adira公司的其他股权,组建了他最成功的Triputra集团。现在Triputra集团旗下有好几家公司,最大的两个是Kirana Megatara橡胶公司和 Triputra Agro Persada棕榈油公司。 除了这些公司,他还拥有几家油棕种植园,为他的工厂提供毛棕榈油。他创办了矿业公司阿达罗,他的家人和大学校友在公司中担任重要职务。 公司上市计划 泰迪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他还打算让TAP的股份上市,这样人们就能更加透明地看到公司业务的管理,他也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扩大、管理庞大的商业帝国。他购买了TAP的少数股权,以及Patrick Walujo公司的Northstar Pacific Capital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他现在正慢慢让Triputra集团逐部上市,今年打算让Swakarsa Sinarsentosa棕榈油公司先上市。 ← 巴齐蒂阿•卡里姆传 吴笙福传 →

吴笙福传

北苏门答腊人经常将吴笙福当作成功的巴塔克人的榜样。他拥有丰益国际集团,仅在印度尼西亚就大约有48家公司,他靠着强大的适应力和勤奋好学取得了成功。吴笙福同许多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的亿万富翁一样,是靠油脂化学品和棕榈油业发的家,就像他几十年前还是个小商贩时,也是靠从事这些行业赚的钱。 从小商贩到棕榈油大王 吴笙福家境贫寒,因此他不得不靠买鱼虾支付高中学费和大学学费。他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从事棕榈油生意,成了一位小棕榈油销售员。1991年他时来运转,与马来西亚的商业巨头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一起用他们自己的棕榈油种植园和炼油厂创办了棕榈油公司丰益国际集团。吴笙福成为丰益国际的执行董事,负责公司重要业务的扩展和创新。 由于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和经商才能,再加上合伙人郭孔丰的财力支持,吴笙福的起步很顺利。他们都至少购买了7100公顷的油棕种植园,都在北苏门答腊建起了自己的炼油厂。丰益国际集团最初只从事棕榈油贸易。后来公司发展成油脂化学品企业,生产食用油、特种油脂等油脂产品。福布斯杂志甚至称吴笙福为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大王。 吴笙福现在拥有约7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种植园为他的工厂提供毛棕榈油,他还有从事产品出口的油轮和两万多名员工。他在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国家有48家公司。2006年,他的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他也入选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 北苏门答腊的骄傲 吴笙福现在住在新加坡,但是提到他的名字,北苏门答腊人都感到非常骄傲。作为巴塔克华人,他的一生是成就卓著的一生,他在世界商人行列中赢得了令人尊重的地位。即使现在他也在做着一些项目,比如管理北苏门答腊的一家现代医院和伦敦的摩天大楼英杰华大厦。 ← 西奥多•拉赫马特传 傅志宽传 →

傅志宽传

傅志宽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成功的国际集团所有人,而且是了不起的投资家和政治家。他除了将自己的承包公司发展成功的梅达亚集团,还取得了瞩目的政治成就,他在担任斗争民主党的财政部部长和分部部长后,在2004——2009年期间成为来自斗争民主党的国会议员。他向人们展示了小商人是如何拥有自己的国际企业、如何靠应对困境的能力和努力工作获得大量财富的。 从承包公司到国际集团 傅志宽年轻时是一位卑微的报纸销售员,他于1972年开办了自己的承包公司和公用工程供应公司。这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他的业务领域那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业务领域。他的这种企业规划使他的公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他得以扩大自己的业务,并最终在1992年建立了更大的梅达亚集团。他从承包公司和公用工程供应公司开始,将业务扩大到了其他领域,例如,信息技术、制造业、钢铁、房地产和综合农业。 梅达亚集团实际包含着各种业务类别,集团甚至与著名的制造公司(如耐克、日立、惠普和IBM)合作,这些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拥有广大的顾客基础(制造场所在印度尼西亚)。他还负责当前流行的WiMAX宽带服务和WIGo WiMAX。他购买了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大楼,作为自己对房地产的一项投资,他从这一消极收入中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傅志宽的成功秘密 从傅志宽做出的几个商业决策来看,他确实很有经商才能。然而,他与妻子邹丽英的合作是他经商的另一个秘密。由于他的妻子也非常有经商才能,也懂得经营技能,他毫不犹豫地同妻子从1972年开办小承包公司开始合作。他还毫不犹豫地让妻子担任重要职务,因为他看到了她的才能,在80年代末韩国的许多工厂一关闭,他的妻子就为他们的制造厂从韩国聘请了经理,同时也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2004——2009年间,傅志宽当选为众议院的国会议员,他在斗争民主党——使他获得国会议员职位的政党——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 吴笙福传 范乔传  →

范乔传

看一下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我们通常会发现榜上有名的富豪都在60岁左右或60岁以上。然而,范乔却是个例外,他是唯一一位三十多岁的富豪。的确,他是通过继续经营家族企业而开始商业生涯的,但是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的资产和利润都增加了,因此他被称为印度尼西亚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他不仅能够提升公司的股票价格和资产额,而且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发展家族企业 范乔现在掌管着家族公司第一资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油脂化学品业务。虽然公司一直办得很成功,但是范乔作为商二代,不仅管理着公司,而且使公司得以发展壮大。例如,在他的领导期间,第一资源有限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30%,公司的油棕领域资产大幅提升。考虑到范乔作为商二代年纪轻轻就加入到该公司,取得这些成绩当然是十分惊人的。 范乔将公司的油棕种植面积从146000公顷增长至247000公顷,他还在第一资源有限公司旗下建立了一家名为PT Ciliandra Perkasa的公司。这个公司从事棕榈油的炼制与生产,这样第一资源公司的油脂化学品厂就能够更加方便地得到棕榈油。因此,这两个公司可以相互支持。范乔也是PT Ciliandra Perkasa公司的董事。 公司最大的成就是在东加里曼丹购买了100000公顷的土地用于种植油棕榈,东加里曼丹是著名的棕榈油产业中心。 不断学习是成功的关键 范乔成功领导、发展、创办公司的关键是不断学习。作为企业家的儿子,他很幸运,能够在剑桥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后来,他在新加坡Meryl Lynch的投资金融部做了几年职员。他一边在Meryl Lynch工作,一边增长并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一般业务知识。 因为他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及学识,所以他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就不足为奇了。他也许是因为继承了家族企业而获得了成功,但是他的技能和经商才能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傅志宽传 阿西马德•哈马米传 →

阿西马德•哈马米传

PT Trakindo Utama公司是印度尼西亚最有名的重型设备经销公司,阿西马德•哈马米是这家公司成功的组织策划者。PT Trakindo Utama公司建于1971年,之后迅速发展成最成功的重型设备经销商,特别是经销卡特彼勒品牌。当设备经销业务不好时,阿西马德•哈马米选择忽略时局,并设法将经销业务发展成为一项成功的国际业务。如今,Trakindo公司仍然是印度尼西亚最受青睐的重型设备供应商,该公司甚至度过了1998年的金融危机。 Trakindo与其他供销公司 阿西马德•哈马米从小就展露出经商才能,他服完兵役后休了长假,并创办了PT Trakindo Utama公司。公司开始只销售数量有限的卡特彼勒产品,后来随着七八十年代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而迅速发展起来。阿西马德销售的产品类型开始增加,公司销售发电机、零部件及配件、重型设备,甚至提供焊接和维修服务。 阿西马德除了经营Trakindo公司,还开办了其他类似的公司,以支持Trakindo公司的主要业务。他在1977年建立了Sanggar Sarana Baja公司,在1995年建立了PT Chandra Sakti Leasing公司。这些公司主要为矿业公司提供产品,印度尼西亚的矿业公司也很发达。他的这两个公司办得非常成功,PT Sanggar Sarana Baja公司甚至收购了另外一家类似的公司PT Porter Rekayasa Utama公司,将其变成了新的分公司。 除了供销业务,阿西马德还开办了其他公司,例如,PT Mitra Solusi Telematika公司,这是一家IT公司,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服务。他还扩大了Trakindo的业务,将其发展成Bitelli、LAKO Harvester及Sykes Pumps的官方代理商。 安然度过金融危机 阿西马德•哈马米设法维持住甚至改善了公司的经营;臭名昭著的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迫使许多大公司宣告破产,这场危机结束后,他维持住了PT Trakindo Utama公司的运营,他甚至在2003年和2005年被誉为印度尼西亚最佳卡特彼勒供应商。但是他从不满足于只从事一种业务,这种商业精神也传给了他的孩子们。他的三儿子Muki从他手中接管了PT Trakindo公司,阿西马德•哈马米的精神继续使PT Trakindo公司成为最成功的重型设备供应公司之一。 ← 范乔传 卡提尼•穆尔亚迪传 →

卡提尼•穆尔亚迪传

荣登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的女性不多,而卡提尼•穆尔亚迪就是其中的一个。卡提尼出生于1930年,是荷兰血统,她的财富来自家族企业和她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她一生的成就证明了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知识广博的传奇女性,她向人们证明了女人拥有同男人一样的成功机会。卡提尼也因她一生所取得的卓著成就而获得了众多奖项。 从法官起步 虽然卡提尼•穆尔亚迪的家族拥有非常成功的Tempo Scan集团(于1953年成立),她的财富并不是通过经营公司得来的。实际上,她在参加公证人考试、开办自己的公证行之前是雅加达的一名法官,这是她事业起步时所从事的职业。她在七八十年代印度尼西亚经济繁荣期间,逐渐受到众多大公司的青睐,在她的法官薪水不能维持家庭开销后,她从自己的公证行得到了最初的财富。 虽然卡提尼没有积极参与Tempo Scan的经营活动,但是她却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直到公司成为印度尼西亚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甚至在她从公证人岗位上退休,并且从她在Tempo Scan公司的股份中获得巨额利润之后也不想停止工作。1990年她开办了自己律师事务所Muljadi & Partners,主要为公司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就像她为Tempo Scan公司和她女儿的公司Indika集团提供咨询服务一样。后来她的律师事务所作为最好的咨询公司受到大企业经营者们的青睐,她甚至帮助许多公司从1998年的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 暴涨的Tempo Scan股票价格 现在,卡提尼的财富大部分来自Tempo Scan公司的股票,她在2013年以2亿1千8百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Tempo Scan公司的股票。她仍然积极经营着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为许多公司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支持着Tempo Scan和Indika集团,这些企业的公司从事IT业、制作公司、唱片公司、矿业等行业。她的商业及法律知识、她作为公证人和法律顾问所拥有的技能、加上她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使她入选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而入选福布斯印度尼西亚富豪榜的女性只有凤毛麟角的几个。 ← 阿西马德•哈马米传 艾迪•卡图阿里传 →

艾迪•卡图阿里传

艾迪•卡图阿里也许只拥有Wings集团一家公司,但是这家公司的经营却涉及许多商业领域。他努力将一家看上去经营单一、消费者只局限于国内顾客的家族公司变成了一家拥有国内外客户、利润每年达数百万美元的大型企业。虽然他起步时是商二代,但是他是凭着自己的商业才能和努力工作将他的家族企业发展成了一个产品远销90个国家的大公司的。 从Fa Wings肥皂到众多产品 Wings集团是由艾迪•卡图阿里的父亲Freddy Ignatius Katuari于1947年创建的,起初是个生产Fa Wings肥皂的家族企业。父亲去世后,艾迪接替了父亲的位置,他努力将Wings的产品扩大到多种消费品。公司的产品从Fa Wings肥皂逐渐发展到洗涤剂、沐浴皂、洗洁精、牙膏和方便面。实际上,Wings牌方便面喜达捞面现在已经成为营多食品公司的最著名的方便面营多捞面的有力竞争对手。 公司产品种类的增加最初表现在90年代初;那时Wings的产品还局限于洗涤剂和肥皂。现在Wings公司生产的众多品牌产品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产品,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忠实顾客。肥皂、洗涤剂等众多产品甚至出口到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 除了Wings集团,艾迪•卡图阿里还是经济银行(Bank Ekonomi)的组织策划者,经济银行虽然后来卖给了汇丰银行,但是在90年代期间可是一家大银行。艾迪同Lautan Luas集团及三林集团合作开办了化学工业公司PT Ecogreen公司。他又与PT Djarum的所有人合伙创建了包装公司PT Unipack。 来自廉价消费品的成功 艾迪•卡图阿里发展公司的秘密是重点生产物美价廉的消费品。他以这种方式在市场中牢牢站稳了脚跟,同时使用强有力的营销理念慢慢与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抗衡。他的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就是Wings集团的产品能够抵御臭名昭著的199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1998年的金融危机使许多公司破产倒闭(特别是因为金融危机使购物者梦寐以求的产品变得异常廉价)。如今,Wings集团继续从事产品生产,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经济地位的众多印度尼西亚人都使用着它的产品。 ← 卡提尼•穆尔亚迪传 陈明立的简介及成长史 →

陈明立的简介及成长史

陈明立是一位印度尼西亚企业家,最近还是一名受欢迎的政治人物。如今他在几家有名的印度尼西亚公司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这些公司包括MNC 集团 (他在集团中担任首席执行官)、Global Mediacom及 Bhakti Investama 。他也参加各种研讨会和有关金融公司、战略管理及对一些大学的教师计划进行投资的讲座,是主要发言人和做讲座的人。换句话说,他已经成了一位理想的企业家,从他身上你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受到重要启发。 陈明立简介 陈明立1965年9月26日出生于泗水。他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泗水长大。他在泗水念完高中后,到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继续学习,1988年他在卡尔顿大学获得商业学士学位,并于1989年获得渥太华大学的商业管理硕士学位(MBA)。 2011年,福布斯杂志发布了印度尼西亚富豪榜,他这个五个孩子的父亲获得提名,入选富豪榜。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明立的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他在朋友圈中被认为是严格要求自己、技术熟练的人。陈明立娶了Liliana Tanaja,他凭着自己的智慧成为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卓越的管理能力使他的公司获得丰厚的利润和飞速的发展。 事业发展史 实际上,陈明立的父亲也是一位商人。这也许就是陈明立从小就展露出管理才能和经商能力的原因吧。1989年,在完成了在渥太华的学业后,他建立了PT. Bahkti Investama Tbk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投资业的公司,他是这家公司的股东兼董事总裁。2000年金融危机袭击印度尼西亚经济时,PT. Bahkti Investama Tbk公司正在收购PT. Bimantara Citra Tbk公司,在扩大业务的经营规模,后来公司易名为PT. Global Mediacom Tbk公司。 陈明立的许多公司主要从事电信业和广播媒体。例如,他是媒体公司Global Mediacom与PT. Rajawali Cittra Televisi Indonesia的总裁,Global Mediacom管理GlobalTV频道,PT. Rajawali Cittra Televisi Indonesia公司管理MNCTV频道。这两个都是在全国播放的电视频道。他还是有线电视网Indovision的领导人。 此外,陈明立还在电信公司、PT. Mobile-8 Telecom Tbk公司、Seputar Indonesia Daily、Trijaya FM (广播频道)、Genie (青年小报)及Trust(商业经济杂志)担任重要职务。 ← 艾迪•卡图阿里传 Ir. Ciputra传 →

Ir. Ciputra传

Ir. Ciputra 是谁?也许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他于1931年8月24日出生,原名Tjie Tjin Hoan,来自苏拉威西,是Lie Eng Nio与Tjie Sim Poe的第三个儿子。他来自普通家庭,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12岁时,父亲因牵涉到间谍活动的假货问题而被送入监狱,他因此失去了父亲。这一痛苦的经历激励他到爪哇学习。他的学习目的是追求更好的未来和更好的生活。他的梦想是成为有钱人。 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他16岁完成了小学教育。后来到哥伦打洛的一家初中继续学习,他的高中是在万鸦老念的。他在万隆理工学院上完大学,学的是建筑专业。虽然他上学时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他并不认为年龄大就不能完成学业。他既受过正式教育,也受过非正式教育。他知道如何获得有用的教育,即通过培养人的信心和创造力获得。 Ir. Ciputra的房地产公司 Ir.Ciputra做过大的施工项目,包括地产业务。他控制着5个公司集团,包括Metropolitan、Usaha Jaya、Pondok Indah、Ciputra Development及Serpong Damai。他的公司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业。他的房地产公司激励着其他人,同时使他成了引领潮流的人。他的项目也是驱动周围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他还从事高质量的商业项目。 Ir. Ciputra的另外一个有趣之处是他的经商之路。实际上他的经商之路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的。他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就开始经商了。他与Ismail Sofyan及Budi Brasali一起在万隆理工学院创办了企业。1957年,他开办了PT Daya Cipta公司。他们在某些项目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但是在获得这些项目之前,他遇到了问题,特别是与他的项目建议书有关的问题。 项目建议书被送给了雅加达省长。当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对这个项目的参与也很重要。如今,Ir. Ciputra已经激励了许多商业新人发展自己的企业。你从他的身上得到启发了吗? ← 陈明立的简介及成长史 传記的主頁 →